更新时间:2025-11-12
“无知的家长真多,这是山寨的虾条,她还沾沾自喜地展示出来,可笑至极。”
不是,人家家长给孩子开开心心地买包零食,都能被你定义成“可悲的社会最底层”了?
一包虾条都能让你高谈阔论、秀一番自己的优越感,平时在日常生活里是多没存在感?
这情商,简直令人叹为观止。建议这位网友别受这个气,赶紧辞职,入职一家下午茶只提供星巴克的公司。
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类人,无论在任何场合,总喜欢通过贬低别人,来或明晃晃或暗戳戳地秀一下优越。
他们就像需要按时输血的病人,只能通过压别人一头来确认自己的存在,别人的嫉妒和羡慕仿佛就是他们活下去的动力源泉。
比如,之前就有位乘客,在高铁上拒绝配合乘务员查票,还不停地飙英文把乘务员骂哭。
后来车长来了,让她出示证件,她才把身份证亮出来,却仍态度恶劣至极:“Looke at it.”
仿佛觉得飙英文还不够,又用上了各种成语:“不要在这里无理取闹、节外生枝。”
在车长反复说自己“听不懂英语”的时候,她还骂了一句“garbage(垃圾)。”
人家乘务员正常执行工作,您是有多尊贵,以至于连出示车票都觉得有损您的高高在上呢?
“好吃???我老公单位年年都是送这个,家里没人愿意吃,括弧(不是假货啊),亲戚也会送这个,我妈拿来喂鸡。”
谁问你了?人家说月饼好吃,你就非得秀一下优越,说这月饼有啥好吃的,我家都是拿来喂鸡。
在人家诉说自己痛苦的帖子下面,晒出自己的幸运,简直有种玲珑剔透的愚蠢,和故作天线
也就是说,那些急于到处秀优越的人,内心往往越自卑,所以才会想尽办法企图凌驾于他人之上。
但其实,这种行为是无比愚蠢的,因为它会激发别人的厌恶,等于是在主动给自己树敌。
因为这种吹嘘很容易被解读成一种变相的挑衅行为,因此引发他人的愤怒和攻击。
在研究者们的实验中,那些采用了“外显自我优化宣称”的人,往往会被旁观者分配到更难的任务。
“是给老伴买的,前三十年太穷,现在不穷了,可是血糖高,又吃不了甜食。这一生也没有办法。”
“我一个月生活费500块钱,没钱吃其他东西,幸好发现了这个面藕,让我可以花很少的钱吃很久。”
“妈妈生病之后喜欢看吃播,我在网上找到了这家店,可惜蛋糕到的那天,妈妈已经无法进食,晚上就走了。
当你能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,看看周围更真实的世界、更具体的人,你会发现:
别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贬低、伤害别人之上,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里努力地过冬。